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发展史

- 院校简称:帝国理工学院
- 国家:英国
- 创办时间:1907年
- 院校性质:公立院校
- 英文简称:Imperial
- 学校类别:综合类
- 涉外监管网认证:是
- 泰晤士排名:12
- 老师人数:8000人
- 学生人数:17000人
- 国际学生人数:5201人
- 所在州市:伦敦
- 院校官网:帝国理工学院官网
帝国理工学院1907年获得皇家特许状,由维多利亚女王、阿尔伯特亲王1845建立的皇家科学院(Royal College of Science)和大英帝国研究院(The Imperial Institute)、皇家矿业学院(Royal school of mines)、伦敦城市与行会学院(City and Guilds of London Institute)合并组成,形成了主校区南肯星顿校区。
此后,圣玛丽医院医学院(1988)、国家心脏和肺学会(1995)、查令十字和威斯敏斯特学校(1997)先后并入帝国学院,组成医学院,成为帝国理工学院第四个宪制学院。1997年,帝国理工学院医学院兼并了皇家研究生医学院、皇家妇产科学会。
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,帝国理工学院于2000年兼并了肯尼迪风湿病学学会和崴学院(Wye College)。2005年12月6日,帝国理工学院宣布将斥资10亿英镑,把崴校区建成一个能容纳12,500人的世界级的生物燃料研究中心。2002年,维持了几十年的宪制学院系统被废除,采用了新的院系制度。
2005年底,学院宣布将物理科学院(Faculty of Physical Sciences)和生命科学院(Faculty of Life Sciences)合并为自然科学院(Faculty of Natural Sciences)。2005年12月9日,学院宣布计划退出联邦制的伦敦大学。
2007年,学院在成立100周年之际正式脱离伦敦大学联盟,成为一所独立的大学。
2013年,帝国理工学院于与牛津大学,剑桥大学,南安普顿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共同发起并创立了科学与工程南联盟(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outh Consortium),伦敦国王学院随后也加入了该联盟。这是世界最领先的科学和工程研究中心之一。
2020年6月,学校校训“Scientia imperii decus et tutamen(科学是帝国的荣耀和庇护)”停止使用。